发夹夹体在AI芯片封装中的关键作用,是创新还是过时之选?

在AI芯片的封装与测试领域,发夹夹体(Clip-type leadframe)作为一种传统的封装技术,曾是连接芯片与外部引脚的重要桥梁,随着AI芯片的快速发展和封装技术的不断革新,发夹夹体是否仍能满足现代AI芯片的封装需求,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
发夹夹体在AI芯片封装中的关键作用,是创新还是过时之选?

发夹夹体以其简单的结构和相对低廉的成本,在早期AI芯片的封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随着AI芯片的集成度、工作频率和功耗的不断提升,其对封装技术的要求也日益严格,发夹夹体的引脚间距大、引线长,导致信号传输延迟和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性能AI芯片中的应用。

新的封装技术如FCBGA(Flip Chip Ball Grid Array)、PoP(Package on Package)等,凭借其更短的引线、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散热性能,逐渐成为AI芯片封装的主流选择,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AI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,还为AI芯片的小型化、模块化提供了可能。

发夹夹体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,在部分对成本敏感、性能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中,发夹夹体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,对于某些特殊结构的AI芯片,如需要特殊引脚排列或大尺寸封装的芯片,发夹夹体也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。

“发夹夹体”在AI芯片封装中的角色正经历着从主流到辅助的转变,虽然新的封装技术带来了诸多优势,但发夹夹体并未完全失去其价值,在未来的发展中,如何平衡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关系,实现技术的有效迭代与融合,将是AI芯片封装领域需要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踢脚线在AI芯片封装中的‘隐秘’作用,你知道吗?

    踢脚线在AI芯片封装中的‘隐秘’作用,你知道吗?

    在AI芯片的封装过程中,一个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踢脚线(Underfill),它位于芯片与基板之间,为两者提供机械支撑和热传导的双重功能,踢脚线的选择和应用却常常被低估其重要性。踢脚线需要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,以确保在芯片与基...

    2025.07.27 05:58:45作者:tianluoTags:踢脚线AI芯片封装
  • 金属链在AI芯片封装中的角色,是束缚还是解放?

    金属链在AI芯片封装中的角色,是束缚还是解放?

    在AI芯片的微缩化与高性能追求中,金属链作为连接芯片内部元件的“微细纽带”,其作用不容小觑,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元素,实则对AI芯片的散热、信号传输及整体稳定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。问题提出: 如何在保证AI芯片高密度集成的同时,优化金属链的布...

    2025.07.12 08:08:08作者:tianluoTags:金属链AI芯片封装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7-27 10:51 回复

    发夹式封装在AI芯片中,虽传统却因高散热与低成本优势仍具创新价值。

添加新评论